鄧昌武校長講《做人》第8講 做一個心胸開闊的人
在第一講中我們就強調(diào)過,寬容別人是一種美德、是一種修養(yǎng)、是一種智慧。那么,怎樣才能夠做到寬容別人呢?那就是要做一個心胸開闊的人。人生活在社會中,總要與人相處,與外界發(fā)生各種聯(lián)系,因此,建立和諧的人際關(guān)系十分重要。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(guān)系,最重要的是要豁達大度,善于容納與自己志趣、風格和意見不同的人。正如古人所說:“壁立千仞,無欲則剛;海納百川,有容乃大。”
寬容是一種高尚的人格修養(yǎng),一種“宰相胸襟”,一種大將風度。要心懷坦蕩,寬容他人,就必須做到互諒、互讓、互敬、互愛。互諒就是彼此諒解,不計較個人恩怨。人都是有感情和尊嚴的,既需要他人的體諒,又有義務體諒他人。有了互相之間的諒解,就能清心降火,在任何情況下,都能保持平靜的心境和寬厚的品格?;プ專褪潜舜酥t讓,不計較個人名利得失。心底無私天地寬,淡薄名利,摒棄私心雜念,自覺做到以整體利益為重,把好處讓給別人,把困難留給自己,相互之間的矛盾就容易化解;爭名于朝,爭利于市,一事當前先替自己打算,對個人得失斤斤計較,是難以與他人和睦相處的?;ゾ?,就是彼此尊重,不計較我高你低。尊重別人是一種美德,“敬人者,人自敬之”,尊重別人,自然會獲得別人的好感和尊重。如果無視他人的存在,不尊重他人的人格,就不會有知心朋友。互愛,就是彼此關(guān)心,不計較品格氣質(zhì)的差異,愛能包容大干世界,使千差萬別、迥然不同的人和諧地融為一個整體;愛能溶化隔膜的堅冰、抹去尊卑的界線,使人們變得親密無間;愛能化解矛盾芥蒂,消除猜疑、嫉妒和憎恨,使人間變得更加美好。
我們所講的寬容并不是無原則的遷就,并不是主張善惡兼容,與不良的思想和行為和平共處,而是要在道德規(guī)范的基礎(chǔ)之上相互理解和支持。要把對同學的寬容與對錯誤的批評統(tǒng)一起來,面對違反原則的言行,不姑息縱容。這樣,我們才能保持健康的心胸,建立純潔的人際關(guān)系。
同學之間發(fā)生誤會甚至矛盾沖突是常有的事,這里面,的確不能排除少數(shù)同學的不良心理。但我以為,在通常情況下,雙方并無根本利害沖突,是可以友好相處的。既能解決矛盾沖突又不失做人的尊嚴和平等,靠什么呢?感情沖動,伸手動腳,甚至刀棍相加,只能因小失大,鑄成終生遺憾乃至無可挽回的悲劇。相反,以理智和豁達去化解矛盾,我們才能贏得別人的尊敬和理解。
據(jù)報載:在澳大利亞的一個小小的十字路口,一對情侶牽手走著,忽然,他們停止了說話,擁抱著在路中央吻了起來。出人意料的是,所有的車都立刻停了下來,靜靜地等待。當兩個甜蜜的人兒繼續(xù)穿越馬路時,司機們紛紛搖下車窗,對他們大喊:“祝福你們!”
看過這則報道,為這個似乎不合理卻很鐘情的故事深深地感動著,我問自己,如果我是司機,我會怎樣呢?會拼命地鳴喇叭?會憤憤地說一句“有病”?我反思著自己,竟不能平靜了。不知從何時起,生活中的我們變得急躁易怒、狹隘苛刻,別人踩了我們的腳,我們會脫口而出“瞎了!”因此而大打出手;別人無意說了不利于自己的話,我們會暴跳如雷,因此而破口大罵;別人取得了進步和成績,我們會酸溜溜地說些風涼話,因此而郁郁不歡。心中總有一團無名的火,不泄出來不痛快;泄出來了,又兩敗俱傷,無法收場。于是,在仇恨的心態(tài)中,我們失去了生活和做人的樂趣。其實,感動發(fā)生在剎那之間,感動也可能成為永恒。一點寬容會讓別人感動一生,一點愛意會讓別人溫暖一生,一句祝福與鼓勵的話語會讓別人幸福一生。
在哈默成為石油大王之前,他曾一度是個不幸的逃難者。有一年冬天,年輕的哈默隨一群同伴流亡到美國南加州一個名叫沃爾遜的小鎮(zhèn)上。在那里,他認識了善良的鎮(zhèn)長杰克遜??梢哉f杰克遜對哈默的成功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。那天,冬雨霏霏,鎮(zhèn)長門前的花圃旁的小路成了一片泥淖。于是行人就從花圃里穿過,弄得花圃里一片狼藉。哈默也替鎮(zhèn)長痛惜,便不顧寒雨淋身,一個人站在雨中看護花圃,讓行人從泥淖中穿行。這時出去半天的鎮(zhèn)長笑意盈盈地挑著一擔爐渣回來了,在一頭霧水的哈默面前從從容容地把爐渣鋪在泥淖里。結(jié)果,再也沒有人從花圃里穿過了。最后鎮(zhèn)長意味深長地對哈默說:“你看,關(guān)照別人就是關(guān)照自己,有什么不好?”從這個故事中,我們可以領(lǐng)悟到,每個人的心里都是一個花圃,每個人的人生之旅就好比花圃前的小路。而生活的天空又不盡是風和日麗,也有風
霜雪雨。那些在雨路中前行的人們?nèi)绻苡幸粭l可以順利通過的路,誰還愿意去踐踏美麗的花圃,傷害善良的心靈呢?所以我們一定要從這個故事中明白下面的哲理:關(guān)照別人就是關(guān)照自己;傷害別人就是傷害自己;寬容別人就是寬容自己。
據(jù)世界衛(wèi)生組織調(diào)查,世界上約有1億人患抑郁癥,近數(shù)十年來患病率正直線上升,成為本世紀人類心理疾病方面的第一殺手。抑郁癥又稱憂郁癥。通常以情緒低下,體力、精力和腦力削弱為主癥。輕癥病人外表正常,內(nèi)心卻有痛苦體驗,他人較難識別。這類病癥雖有抗郁劑治療,但從養(yǎng)生之道的角度,有兩首歌,也許能起到松弛、怡樂大腦神經(jīng)的作用。
一為《莫惱歌》,清人石成金經(jīng)驗之談:“莫要惱,莫要惱,煩惱之人容易老。世間萬事怎能全,可嘆癡人愁不了。任何富貴與王侯,年年處處埋荒草。放著快活不會享,何苦自己尋煩惱。莫要惱,莫要惱,明日陰陽尚難保。雙親膝下俱承歡,一家大小都和好。粗布衣,菜飯飽,這個快活哪里討。富貴榮華眼前花,何苦自己討煩惱。”
二為《不氣歌》,清光緒年間閻敬銘所作:“他人氣我我不氣,我本無心他來氣。倘若生氣中他計,氣出病來無人替。請來大夫?qū)⒉♂t(yī),他說氣病治非易。氣之為害太可懼,不氣不氣真不氣”。
這兩首歌,讀起來親切感人,語重心長,寓意深刻。文字通俗,語言生動,不僅易懂,而且好記。其中雖然有消極的一面,但仍不失為兩條有益的養(yǎng)身之道,尤其對那些心胸狹窄,遇事耿耿于懷的人,可算是一劑良方。做一個心胸開闊的人,我們將贏得美好的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