鄧昌武校長講《做人》第13講 做一個具有優(yōu)良人格素質的人(1)
有消息報道:從20世紀20年代到70年代長達60年的時間里,一批心理學家對1500多名中小學生進行跟蹤調查,最后對150名最成功者和150名最不成功者進行分析,發(fā)現他們在智力程度上差別不大,而差別最大的是以下幾個方面的非智力因素:理想、自信心和克服自卑感的能力,取得最后成果的堅持力,為實現目標不斷積累成果的能力。我們用一個公式來表示就是:成功=理想+自信+堅持+積累。這項研究成果再次證明:優(yōu)良的人格素質(即非智力因素)是人才成長的重要因素,它極大地影響著人才的成長和事業(yè)的成敗。
現實生活中無數事實也表明,大凡成功者,無不具備自信、進取、獨立自主、頑強、酷愛學習、不達到目的不罷休的優(yōu)秀品質、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。下面就我多年的教學實踐分三講談談優(yōu)良人格素質對成才的重要作用。
一、胸懷大志 笑對人生
明確的學習目的,崇高的理想對同學們在學習、生活乃至高考和今后成才都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。優(yōu)良的人格素質里包含著一個最根本的素質:遠大理想——在競爭時代里淋漓盡致地展現自己的人生價值,并用自己的才能為自己、為家庭、為學校、為祖國贏得榮譽,這應是我們每一個同學成才的根本動力。
人,沒有理想,就失去了生存的意義;沒有遠大的理想,就不可能有崇高的人格和忘我的奮斗精神。崇高的理想與人的成功聯系緊密,遠遠不是膚淺的人所說的是空話和大話。崇高的理想盡管不如知識和能力可以直接左右學習成績的高低,但它能決定一個人的進取心、自信心以及實現理想而表現出來的勇氣和堅韌不拔的毅力。這種特點和作用往往影響人的一生。可以想象,一個胸無大志,鼠目寸光的人決不會取得偉大成功,更不會去忍受艱苦和磨難。只有胸懷大志,有了明確的學習目的的人,才能笑對人生,經受得住各種考驗,克服各種困難,一步一步走向成功。這是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區(qū)別所在。
二、全心全意 樂在其中
列寧曾說:“沒有人的感情,就從來也不可能有人對于真理的追求。”對學習和事業(yè)全身心地投入和熱愛,樂在其中,往往是成功的首要條件。
國際數學奧賽金牌獲得者林強說:“學好數學,必須愛數學。我濃厚的興趣早在小學就產生了。我常常超額完成老師和父親布置的作業(yè)。那是一種享受,不是負擔。”他完全陶醉其中了,從小學到初中9年做了105本練習,到高中后更是幾乎窮盡了國內、國際所有的數學題型。在數學海洋里長期遨游和搏擊,他不僅練就了過硬的基本功,而且品嘗到了數學這門奇妙精深的科學里所蘊含的無限樂趣,真正是樂在其中。
對于讀書人,大體可以分為三種人,一是視讀書為畏途,見書則怕,自然無樂可言,也就決無成功和成就了。二是功利性的。古人所謂“學而優(yōu)則仕”,“書中自有黃金屋,書中自有顏如玉。”現代人拼命讀書是為考大學、出國、找一份好工作、換張文憑等等。凡此種種多少是在主觀或客觀的壓力下讀書。這種讀書有苦有樂,而且常常是苦多于樂,想的是“吃得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”。雖然可以學有所成,但不易得到以書為樂的至高境界。三是愛讀書,嗜書如命。這類人往往是在讀了一定數量的書以后,對書產生興趣而真正做到了“全心全意,樂在其中”,把學習當成享受,而不是負擔。這種人生的快樂,這種在不斷的創(chuàng)造和完善中感受到內心的激動,只有在創(chuàng)造性的勞動中才能真正享受到。
早在兩千多年前,孔子就說過:“知之者不如好知者,好之者不如樂之者。”這就充分說明了熱愛學習的重要性。的確,“熱愛是最好的老師”,這是一條千古真理!同學們,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學習中來,你一定會樂在其中。
三、意志頑強 毅力堅韌
縱觀諸多優(yōu)秀的學生和成功者,無不具備“堅強的意志”和“非凡的毅力”,無不具備為著自己的宏偉目標執(zhí)著追求的精神。毛澤東早年就有“男兒立志出鄉(xiāng)關,學不成名誓不還”的決心和毅力。馬克思說得透徹:“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,只有不畏艱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,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。”
杜冰蟾年僅15歲,還在上海南洋中學讀初三時,就以訪問學者的身份被邀請到加拿大溫哥華著名學府講學。杜冰蟾之所以能獲此殊榮,在于她攻克了20世紀一道世紀難題——“漢字全息碼”,為了發(fā)明“漢字全息碼”,這個普通女孩付出的辛勞和毅力,是一個成年人都難以想象和忍受的,1000多個日子,杜冰蟾沒有白天和黑夜,沒有節(jié)假日,全身心地投入,終于發(fā)明了使權威折服、專家稱贊、世界震驚的“漢字全息碼”。
1989年獲“中國青年十大杰出人物”之一的馮長根,1975年進北京理工大學學習時只有初一水平,他用三年時間走完了別人九年才能走完的路程。1978年他以較好的成績考上了出國研究生,憑的就是一股不達到目的決不罷休的頑強毅力。他每天學習十四、五個小時,累了,打一個瞌睡,渴了,喝一杯冷水。他說:生活決不虧待勤奮的人。
華東師大二附中有三位同學參加國際奧賽,各為祖國贏得了一塊金牌。他們的校長說:“這也許不是我所教過的最聰明的學生,但卻是我所見過的最用功最刻苦的學生。”他們一個月啃掉了厚厚一本《北大物理習題集》整整4000道題目。每天130多道,天天做到凌晨一二點,天亮一起來,別的不顧,先紅著眼睛互對答案。有一次王泰然被一道長達2頁半紙的競賽題目卡住了,說什么也不肯放手,直到天色變暗,人去樓空,他還在全神貫注地尋找線索。班主任心痛地勸他回去吃晚飯,他卻說:“這是一道奧賽題目,解不出來還參加什么大賽,吃什么飯菜……”那晚他一直做到9時半才豁然開朗,狂喜而歸。由此看來,沒有不公平的命運,只有不公平的代價!